課程說明

「馬雅各之路–與心靈及土地的對話」進行左鎮、岡林、木柵及溝坪之間的步行,途中伴隨地理與生態的觀察記錄及個人和自然之間的身心感受,之後對於偏鄉產業發展及心靈對話與反思提供分享及報告,最後以設計思考工作坊完成討論及規劃時間與空間交會之藝術性動態敘事。


課程分為兩階段,本課程為第二階段「馬雅各之路–與心靈及土地的對話」。第一階段為「馬雅各之路–數位化的時間與空間」。

course01 1

 

 

場域實踐過程

在第二階段的「馬雅各之路–與心靈及土地的對話」課程中,包含地質、動物、環境認識,再到兩日田野行走,將會利用步行、公車接駁等方式,實際前往左鎮、岡林、木柵、內門等馬雅各及湯姆生在150年前實際走訪的場域,搭配第一階段閱讀之遊記及留存至今的黑白相片,讓同學們體驗在不同的時間與古人共同參與在同一空間的奇妙經驗。
course01 1

 

我要選課 

 

課程成果

 

馬雅各之路–與心靈及土地的對話 - 課程成果集

授課教師 | 楊中平

資料建置中

 


 

如有引用內容,請以下列引文內容標註資料來源:

楊中平(2024)。馬雅各之路–與心靈及土地的對話USR教育部大學社會實踐-惡地協作: 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

 

 


 

 

course01 1 course01 1  

 

 

 

關聯課程

馬雅各之路–數位化的時間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