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說明 為因應糧食安全、鄉村萎縮老化等城鄉發展議題,全國國土計畫提出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之國家空間發展策略,指出應依其地方特性,引入適當資源。 課程旨在透過講授鄉村與區域發展理論、以及研討台灣鄉村規劃與相關部門政策執行和實務案例等方式,並搭配鄉村產業與環境分析及規劃方法訓練,培養當代鄉村與區域規劃實務人才。 |
![]() |
場域實踐過程 前半學期引領同學從理論面拓展知識體系,將空間概念擴及鄉村與區域,包含:城鄉發展理論的典範移轉:從城鄉二元論到城鄉關係、區域規劃的典範移轉:從成長極理論到區域網絡發展模型、全球化下的鄉村產業發展:食物網絡與永續生計。也讓同學從實務面進行思考,邀請各界專業者進行經驗分享。
後半學期環境思潮與系統觀念帶出幾個關鍵討論,如:現行的空間規劃、環境影響評估、環境與社會檢核有用嗎?什麼樣的永續發展定義適合台灣的鄉村?延續前述的思辨,以系統動態學的概念,加上前半學期的理論概念、議題梳理,針對整體系統的容受力、適宜性進行分析評估,而後帶出對龍崎區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各個面向的回饋,以理論接軌現行實務。 |
![]() |
課程成果
鄉村與區域規劃:理論與實務 - 課程成果集 授課教師 | 黃偉茹 |
資料建置中 |
如有引用內容,請以下列引文內容標註資料來源:
黃偉茹、蕭柔(2020)。鄉村與區域規劃:理論與實務,USR教育部大學社會實踐計畫-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
關聯課程